陸渾山
元和郡縣圖志/卷05編輯本段
伊闕縣,畿。北至府七十里。古戎蠻子國。漢為新成縣,屬河南郡。周武帝時屬伊川郡。
伊闕山,在縣北四十五里。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流其閒,故名。陸渾山,俗名方山,在縣西五十五里。
新唐書編輯本段
伊闕,畿。北有伊闕故關。有陸渾山,一名方山。
河南通志編輯本段
陸渾山在嵩下東北四十里左傳楚子伐陸渾之戎即此一名方山漢末隠士胡昭隠居于此隋因山置陸渾縣伊水出焉唐宋之間詩各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旦別河橋楊栁風夕臥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太平御覽/0042 (“陸渾山”章節)編輯本段
《山海經》曰:鼓鐘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者也。有草焉,方莖而黃華,圓葉而三成,其名曰烏酸,可以爲毒也。今名鐘山,在陸渾縣西南三十里。 《水經》曰:陸渾山,伊水出焉。今亦號方山。漢末隱士,潁川胡昭隱居此山。山中有石城,遠望之有金壇玉匱,皛然間出,尤好竹木泉石。時有野人居之,長生不死。春秋時,遷陸渾之戎,意其遺類。
禹貢?箋 (四庫全書本)/卷07編輯本段
志盧氏本屬上洛故景純曰伊水出上洛盧氏熊耳漢志上洛盧氏並屬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