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連科
閻連科,生于1958年,嵩縣田湖鎮人,中國著名作家,被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炸裂志》等。
人物履歷編輯本段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縣田湖瑤溝,自小放牛種地,高一輟學。
1978年應征入伍,歷任濟南軍區戰士、排長、干事、秘書、創作員,第二炮兵電視藝術中心編劇,一級作家。
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提干。
1985年畢業于河南大學政教系,1991年又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
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7年發表中篇小說《年月日》開始引起文壇關注。
1998年發表的《日光流年》是他創作生涯第一個高峰,獲提名第五屆茅盾文學獎。[1]
2003年發表長篇小說《受活》轟動文壇,成為他的代表作,獲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第二屆鼎鈞雙年文學獎。[1]
2006年發表的《丁莊夢》則令他揚名海外,成為目前在國際文壇最受矚目的中國作家之一。[1]
2008年發表長篇小說《風雅頌》引起廣泛爭議。[2]

2011年閻連科創作的長篇小說《四書》被大陸十幾家出版社拒絕,只能在港臺出版。[2]
2013年閻連科獲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同年獲得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以及“影響中國2013年度文化人物”。[3]
2014年閻連科憑借捷克語版的《四書》獲得卡夫卡文學獎。[3]
2015年閻連科的《受活》日文版獲得日本twitter文學獎。[1]
2016年閻連科憑借英文版的《四書》第二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2]
2016年7月19日,閻連科憑借《日熄》獲得第六屆紅樓夢獎。[4]
2017年閻連科憑借英文版《炸裂志》第三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5]
重要獲獎編輯本段
國際重要獎項、入圍情況:
(1)2007年《丁莊夢》日本網站評為翻譯最佳作品;[6]
(2)2009年《年月日》:法國小說“翻譯獎”;被法國教育中心推薦為全國中學;課外讀物。
(3)2010年《受活》法國小說翻譯將;
(4)2010年《丁莊夢》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6]
(5)2010年《丁莊夢》入圍英國獨立文學獎
(6)2011年《四書》入圍法國費米那文學獎短名單;[6]
(7)2012年入圍英國布克國際獎提名;
(8)2012年獲得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語文學大獎;
(9)2014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
(10)2014年《受活》獲日本國際推特文學獎首獎。[6]
國內長篇獎項情況:
1、《日光流年》:建國60年優秀文庫作品。[6]
2、《受活》:第3屆老舍文學獎;“鼎鈞”文學獎;《南方周末》30年10部最優秀作品之一;法國小說“翻譯獎”。
3、《堅硬如水》:“九頭鳥”優秀長篇獎。[6]
4、《丁莊夢》:臺灣“讀書人獎”;亞洲周刊“全球華語2006年10部好書”之一;。[6]
5、《風雅頌》:2008年度《南方周末》唯一“年度小說”,同年《亞洲周刊》全球華語10部好書之一。
6、《我與父輩》:分別被中央電視臺、搜狐網、中國散文協會、《新京報》、《京華時報》、《中國圖書商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報刊評為2009年度優秀作品,獲《亞洲周刊》“全球華語優秀作品獎”等多項文學獎。[6]
國內中短篇獲獎情況:
1.《黃金洞》(中篇小說):第一屆(1995-1996)魯迅文學獎。[6]
2.《年月日》(中篇小說):第二屆(1997-2000)魯迅文學獎;.第八屆“小說月報”百花獎,上海小說大獎;第四屆(1996-1997)上海優秀小說大獎。[6]
3.《耙耬山脈》(中篇小說):第三屆(1994-1995)上海優秀小說大獎;.首屆“中華文學選刊”優秀作品獎。[6]
4.《耙耬天歌》(中篇小說):第五屆(1998-1999)上海優秀小說大獎。[6]
5.《夏日落》(中篇小說):1992-1993“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
6.《大校》(中篇小說):第八屆解放軍文藝獎。[6]
7.《朝著東南走》(短篇小說):1999年“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獎。[6]
8.《黑豬毛白豬毛》(短篇小說):2001-2002年度“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
9.《把一只胳膊忘記了》(短篇)2014年《作家》優秀小說獎。[6]
學術兼職編輯本段
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6]
主要作品編輯本段
長篇小說
小說 | 出版年份 | 出版社 |
《情感獄》 | 1991年 2002年 |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
《最后一名女知青》 | 1993年 2003年 | 百花文藝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
《生死晶黃》 | 1995年 | 明天出版社 |
《金蓮,你好》 | 1997年 2003年 | 中國文學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
《日光流年》 | 1998年 2004年 | 花城出版社 春風文藝出版社 |
《堅硬如水》 | 2001年 2004年 | 長江文藝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
《受活》 | 2004年[7]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丁莊夢》 | 2006年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風雅頌》 | 2008年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四書》 | 2011年 | 麥田 |
《炸裂志》 | 2013年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日熄》[4] | 2016年[4] | 麥田[4] |
文集、小說集
名稱 | 出版年份 | 出版社 |
《閻連科文集》(5卷) | 1996年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鄉里故事》 | 1992年 | 百花文藝出版社 |
《和平寓言》 | 1993年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朝著天堂走》 | 1994年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歡樂家園》 | 1995年 | 北京出版社 |
《閻連科小說自選集》 | 1997年 | 河南文藝出版社 |
《黃金洞》 | 1998年 | 中國文學出版社 |
《朝著東南走》 | 2000年 | 作家出版社 |
《耙耬天歌》 | 2001年 | 北岳文藝出版社 |
《年月日》 | 2002年 | 新疆出版社 |
《走過鄉村》 | 2002年 | 新疆出版社 |
《當代作家文庫——閻連科卷》 | 2003年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革命浪漫主義》 | 2000年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瑤溝的日頭》 | 2007年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隨筆、散文集
名稱 | 出版年份 | 出版社 |
《褐色桎梏》 | 1998年 | 百花文藝出版社 |
《返身回家》 | 2002年 | 解放軍出版社 |
《閻連科親情散文》 | 2007年 | 花城出版社 |
《閻連科讀書筆記》 | 2007年 | 花城出版社 |
《我與父輩》 | 2009年 | 云南人民出版社[8] |
文論集
名稱 | 出版年份 | 出版社 |
《巫婆的紅筷子》 | 2002年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閻連科文學演講》 | 2007年 | 花城出版社 |
《一派胡言》 | 2012年 | 中信出版社 |
《閻連科文論》 | 2013年 | 云南人民出版社[9] |
榮譽獎項編輯本段
- 《兩程故里》、《祠堂》分別獲1988年、1989年《解放軍文藝》優秀作品獎。
- 《瑤溝人的夢》獲第四屆《小說月報》百花獎、第三屆《十月》優秀獎、1990年-1991年《中篇小說刊》優秀作品獎;
- 《夏日落》(中篇小說)獲1992—1993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
- 《耙耬山脈》中篇小說獲第三屆(1994—1995)上海優秀小說大獎、首屆“中華文學選刊”優秀作品獎;
- 《黃金洞》(中篇小說)獲第一屆(1995—1996)魯迅文學獎;
- 《年月日》(中篇小說)獲第二屆(1997—2000)魯迅文學獎
- 第八屆“小說月報”百花獎
- 第四屆(1996—1997)上海優秀小說大獎;
- 2009年法國唯一小說翻譯獎;
- 《耙耬天歌》(中篇小說)獲第五屆(1998-1999)上海優秀小說大獎;
- 《大校》(中篇小說)獲第八屆解放軍文藝獎;
- 《朝著東南走》(短篇小說)獲1999年“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獎;
- 《黑豬毛 白豬毛》(短篇小說)獲2001—2002年度“小說選刊”優秀
- 作品獎;
- 《日光流年》:建國60年優秀文庫作品;
- 《堅硬如水》:“九頭鳥”優秀長篇獎;
- 《風雅頌》:2008年度《南方周末》唯一“年度小說”,同年《亞洲周刊》全球華語10部好書之一;
- 《我與父輩》:分別被中央電視臺、搜狐網、中國散文協會、《新京報》、《京華時報》、《中國圖書商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報刊評為2009年度優秀作品,獲《亞洲周刊》“全球華語優秀作品獎”等多項文學獎。
- 《北京,最后的紀念》獲第四屆“在場主義散文獎”提名獎[10]
- 《受活》被稱為中國的《百年孤獨》,獲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第二屆鼎鈞雙年文學獎。《南方周末》30年來10部最優秀作品之一;
- 《為人民服務》:是21世紀初中國大陸最具爭議性的小說之一。
- 《丁莊夢》:-個關于河南省艾滋村的悲慘故事。亞洲周刊“全球華語2006年10部好書”之一;臺灣“讀書人獎”;2007年日本網站評為翻譯最佳作品。
- 閻連科獲提名2013年布克國際文學獎
- 閻連科獲提名2013年布克國際文學獎(2張)
- 2013年獲得第十二屆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該獎有馬來西亞最高華人文學獎的美譽。
- 2013年獲布克國際獎提名,并且進入最終決選名單,是繼2011年蘇童和王安憶之后第三位入圍該獎項的中國作家。布克國際獎是英國最負盛名的文學獎布克獎的補充。[11]
- 2013年12月20日獲“影響中國2013年度文化人物”。
- 閻連科獲提名2013年布克國際文學獎
- 閻連科獲提名2013年布克國際文學獎(2張)
- 2014年5月27日,閻連科憑借捷克語版的《四書》獲得2014年度卡夫卡文學獎[12] ,成為繼村上春樹之后第二個獲得該獎項的亞洲作家。[13-14]
- 2014年10月22日,閻連科在捷克布拉格領取卡夫卡文學獎,并發表演說《上天和生活選定那個感受黑暗的人》。[15]
- 2015年3月份,閻連科《受活》日文版獲得日本讀者評選的日本twitter文學獎。[16]
作品特點編輯本段
神話與傳奇
慶典與高潮
暴力與溫柔
死亡與自殘
人物評價編輯本段
作品爭議編輯本段
閻連科有個外號叫“禁書作家”。[24]
《風雅頌》引爭議[26]
《我與父輩》引爭議
人物軼事編輯本段
參考資料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